欢迎进入东营市继续教育协会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2025年度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

2025-04-28


东人社函〔202525

 

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做好2025年度全市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东营开发区、东营港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有关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山东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0-2030)实施方案》(鲁人社发〔2022〕26号)和《关于做好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继续教育工作要求

继续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点战略、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县区(功能区)、各部门和继续教育基地要根据国家和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分领域、分专业、分类别加快推进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用人单位要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和申报评审职称的重要条件,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时间,并依法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用于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对继续教育作为职业资格登记或者注册的必要条件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落实。

二、学习要求

(一)培训对象。全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自由职业者。

(二)培训内容

1.公需科目。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数字技术”“知识产权”“应急管理”“人才国际化”“科学精神培育”“团队合作建设”方面课程开展学习。

2.专业科目。2025年专业科目由各县区(功能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继续教育基地结合我市行业、部门(单位)事业发展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工学需求,立足科技前沿,以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先进技术、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围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组织实施。

(三)学时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课不少于30学时、专业课不少于60学时。各县区(功能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有关工作的通知》(东人社字〔2021〕125号),将有关学习内容纳入公需科目认定范围,每年最多登记30学时。

三、学习形式

(一)公需科目。为方便我市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025年公需科目培训可登录“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或直接登录“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平台”进行学习(http://sddy.gxk.yxlearning.com/)。本年度公需科目学习实行专题打包计时的方式,各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自愿选择专题模块免费报名进行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完成相应专题全部课程学习和测试(测试不限制次数,准确率须达到80%以上),将自动计入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公需科目培训学时(同一专题不可重复记录学时,个人无需单独进行学时申请)。

各县区(功能区)可根据实际,自愿参加市公需科目培训或自行组织实施。

(二)专业科目。专业科目由各县区(功能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本着“个人自愿、自主选择”的原则进行相应学习。东营职业学院、利津县职业能力开发中心、东营市继续教育协会等3家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制定本年度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方案(附件1),并于4月底前报送至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同意后组织实施。

四、加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

(一)做好项目招生。各县区(功能区)应结合当地数字技术人才培育需求,制定数字技术工程师年度培训计划,主动与我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对接沟通,共同做好培育项目的招生和组织实施。应拓展数字技术工程培育项目招生方式,鼓励面向先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开设订单、订制、定向培训班,提升培育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职业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应在规定的 培训专业范围内,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培训教程认真开展“线上+ 线下”“理论+实操”的培训活动。对完成规定学时和内容的学员进行结业考核,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在培训结业30日内将培训学员名单和培训情况总结由各县区、功能区人社部门审定后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取得初级培训合格证书的,可直接申报初级职称评审或考试;取得中级培训合格证书且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可直接申报中级职称评审或考试。落实数字领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政策,数字技能人才可参加职称评审或考试,数字技术人才可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加强管理服务。各县区(功能区)应将符合条件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纳入本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两目录一系统”进行全过程监管,构建政府监管、机构自律、同行监督、 社会监督的管理体系。

、相关要求

(一)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安排。我市2025年度公需科目学习时间为2025428-202512月31日。专业科目学习根据培训和学习时间按年度计划自行安排(具体以当年度系列评审通知为准)。

(二)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验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申报审核工作,要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种类、内容、时间、学时和考试考核结果等情况,以及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进行严格审核。

各单位所属主管部门负责对通过单位审核的专业技术人员填报的学时进行审验,审验内容为:继续教育学时是否如实填写、是否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学时是否按规定的办法计算等。

(三)继续教育合格证明核发。用人单位、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相关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进行逐级审核。各县区(功能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审核工作,市直主管部门负责市直单位学时(学分)审核,审核合格后自行打印《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验证书》。

(四)诚信制度建设要求。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每年继续教育学习做到诚实负责,对违背诚信承诺、弄虚作假的专业技术人员驳回其当年所有继续教育学时申报,并按相关规定追责处理。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安排,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有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知尽知、应学尽学。要加强对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结果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谁审核、谁负责”责任制,不认真履行审核职责或违规审核的,将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附件:1.XX继续教育基地2025年度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

方案(参考格式)

2.市及各县区(功能区)继续教育工作机构联系电话

3.山东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名单(顺序不分先

)

 

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422




附件1

XX单位

2025年度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方案

(参考格式)

 

 

一、专业科目范围

需说明学习范围包括什么行业、什么领域、什么职称系列、 什么专业等。

二、学习内容

 

 

三、学时要求

 

 

 

 

 

四、学习形式

需说明全省统一学习还是分级组织实施。需说明采用远程教 育或线下培训等形式。如有推荐学习网站或自建学习网站的,需 说明具体网址等内容。

五、其他事项

 

 



附件2

 

市及各县区(功能区)继续教育工作机构

联系电话

 

东营市人社局       8381072

东营区人社局       8208736

河口区人社局       3885671

垦利区人社局       2521353

广饶县人社局       6926970

利津县人社局       5622992

东营经济技术功能区     8325335

东营港经济功能区     8019663

省黄三角农高区      8908102

公需科目学习平台技术支持  6079188

 



附件3

山东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名单(顺序不分先后)

 

 

序号

培训机构名称

培训专业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机构驻地

1

济南大学

集成电路

王老师,0531-89736020

济南

2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

张老师,0531-85106080

济南

3

山东大学

大数据

任老师,0531-59689689

济南

4

山东建筑大学

智能制造

杨老师,0531-86366503

济南

5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物联网、区块链

李老师,0531-87196508

济南

6

山东职业学院

虚拟现实

张老师,0531-82431359

济南

7

中国海洋大学

物联网、数字化管理师、大数据

宋老师,0532-85901651

青岛

 


 

序号

培训机构名称

培训专业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机构驻地

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 数字化管理师、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集成

电路

唐老师,0532-86980900

 

 

青岛

9

山东理工大学

物联网

万老师、王老师,0533-2781040

淄博

10

鲁东大学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

毕老师,0535-6672813

烟台

11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工业互联网

陈老师,0536-8187487

潍坊

12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虚拟现实

原老师,0536-2931612

潍坊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大数据

刘老师,0631-5687018

威海

 

 


  • 网校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帮助中心

欢迎光临东营市继续教育平台,总点击量

东营市继续教育协会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南一路290号就业创业服务中心1803

电话:0546-6079188

技术支持热线:0531-68962778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云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03806号